返回栏目
首页生活 • 正文

行动起来 切实培养节约习惯

发布时间:  人气: 次  作者:小乔

       8月15日中午,在市交通运输局机关餐厅,就餐人员遵守窗口上“吃多少打多少,杜绝舌尖上的浪费”的提示,按需取餐。 本报记者 李英平 摄
 
      本报记者   王桂星

      吃多少,打多少;从饭菜质量上力争“菜尽其用”;利用食材“废料”推出新菜品……近几天来,在市纪委监委驻市交通运输局纪检监察组的组织引导下,一个个行之有效的杜绝餐桌浪费的新措施付诸实施,从局机关到基层单位,再到交通项目建设工地,都在积极用实际行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我市交通系统蔚然成风。
 
       |“够了,不够吃我再来打”

       8月15日中午12点多,随着就餐时间的到来,市交通运输局食堂的打饭窗口前逐渐开始有人拿着餐具排队,食堂工作人员和就餐人员之间的对话也陆续传来——
       “这个菜要吗?这个要不要来点?”
       “少来点这个还有这个吧,先尝尝。”
       “中,好吃了你再来打。”
       “今天有鱼块,要不要来点?”
       “盛两块就可以了。”
       “够了,不够吃我再来打。”
       “打这一个就行,其他的不要。”
        ……
       这些对话与打饭窗口旁张贴的标语“吃多少打多少,杜绝舌尖上的浪费”相得益彰。
      餐厅的墙上也张贴着类似标语,“一粒米,一滴汗,颗颗粮食汗珠换”“节约用水一点一滴,珍惜粮食一颗一粒”“粒米虽小君莫扔,勤俭节约留美名”……每一个标语都配以与之相关的精美图画,图文并茂,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
      市交通运输局机关党委副书记刘家启也在这里就餐,他刚把面前的半碗米饭吃完,正在啃着一截煮玉米。刘家启说,以前,该局个别年轻工作人员在节约饭菜方面做得不够好,打的菜如果不喜欢吃,没吃两口就倒掉了,看着实在让人心疼。市纪委监委驻市交通运输局纪检监察组出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的文件后,情况明显好多了,现在大家爱吃啥菜打啥菜,吃多少打多少。
 
       |“收泔水的也不愿意来了”

    12点40分,午餐已近尾声,餐厅外面的厨余垃圾桶里仅有少许菜水和一些啃过的煮玉米芯。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后勤管理工作的李小鹏介绍说,以前,有人专门前来收泔水,近来剩饭剩菜少了,收泔水的都不愿意来了。
    在节约饭菜上,李小鹏曾接受过一次刻骨铭心的教育。李小鹏是一名转业10多年的退伍军人,刚入伍时,一些新兵不珍惜食物,吃饱后把大块的馒头随手扔进垃圾桶里,恰好被来基层视察的师长发现了,师长当即命令新兵连全体集合,当着众多新兵的面从垃圾桶里拿出一块馒头吃了……时至今日,李小鹏对这一幕仍记忆犹新。
       这次开展杜绝餐桌浪费活动,李小鹏格外用心。为了“菜尽其用”,他专门分年龄段向该局工作人员征求了意见,根据征求到的意见更新了食谱,尽量让菜品能够满足大家的口味。这几天推出的菜品,每个菜都有自己的“粉丝”,往泔水桶倒剩饭剩菜现象基本没有了。李小鹏准备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就征求一次大家意见,更新一次食谱。
      另外,李小鹏还在食堂内的醒目位置张贴了节约粮食的宣传标语、宣传画,并要求食堂工作人员打饭时适当减少打饭量,引导就餐人员根据食量和饭菜品种分次打饭,吃多少打多少,避免浪费。
     以前,食堂用芹菜的时候,总是把叶子择掉,只用芹菜杆儿,绿油油的芹菜叶扔掉实在可惜。李小鹏与厨师商量后推出了蒸芹菜叶这道菜,把原本丢弃的芹菜叶利用了起来,味道也不错,很受大家欢迎。
 
       |“饭菜好吃了,浪费自然就少了”

    8月15日中午12点半左右,鹰城大道(原北环路)拓宽改造工程三工区项目部食堂内迎来了就餐高峰,工人们在取餐处排着长队,盛上一碗肉片汤,拿上一个或两个馒头,或坐在餐桌前就餐,或干脆蹲在食堂外的通风阴凉处吃了起来。
        8月15日中午,在市区鹰城大道(原北环路)拓宽改造工程三工区项目部食堂,节约用餐的宣传画下,施工人员在用午餐。 本报记者 李英平 摄
 
       据项目经理彭祖胜介绍,这里有90多名工人就餐,以前,一次拿两三个馒头的工人大有人在,特别是那些蹲在食堂外面吃的工人,嫌再回来拿馒头麻烦,一次想把馒头拿够,结果吃不了那么多,剩下的就扔了,泔水桶里经常有大块的馒头。经过这两天的宣传,这种情况很少了,每顿能省下10多个馒头。
      8月16日中午,河南中亚交建集团沙河复航项目部食堂做的是饸饹面,白面、绿叶菜、红油的搭配卖相十足,闻起来更是香气扑鼻,饸饹面盆旁边还摆着已经切好的西瓜。就餐铃声响起后,项目工作人员陆续拿着餐具前来就餐,男同志大都是容量大一些的饭缸,女同志则是容量较小的圆碗,盛饭时鲜有一次把餐具打满的情况。
 
       8月16日,在河南中亚交建集团沙河复航项目部食堂,施工人员在取用午餐。多种倡导杜绝餐桌浪费的标语在食堂随处可见。 本报记者 李英平 摄
 
      郭海峰是一名20多岁小伙子,才打了半饭缸的饸饹面。面对“打这么少,够吃吗”的询问,郭海峰说,饸饹面是食堂新推出的,很好吃,但是天气热,没胃口,打多了吃不完浪费。
       项目部负责人后勤管理的副经理郭建军介绍说,在杜绝餐桌浪费方面,除张贴标语、宣传教育之外,他们更多的是在饭菜质量上下功夫,饭菜好吃了,浪费自然就少了,大家都喜欢吃,谁还舍得倒掉!比如这两天新推出的饸饹面,他们让厨师专门去郏县学习了饸饹面的正宗做法和配方,汤鲜美、面劲道,大家都喜欢吃,厨余垃圾桶里基本没啥残渣剩饭。
       市纪委监委驻市交通运输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王新潮说,杜绝餐桌浪费,提高思想认识、培养良好习惯尤为重要。就目前的情况看,交通运输系统在杜绝餐桌浪费上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但纪检监察部门不会就此放手,还将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督促,让勤俭节约理念融入广大干部职工脑海中,使杜绝餐桌浪费成为大家的工作生活习惯。
 

本文转载自《平顶山晚报》。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