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发现 商业 生活 文化 书画 公益 阅读 教育 科技 娱乐 专题 图片

三木秉凤诗文:花林艳欲休,霜色染清秋

“一岁林花即日休,江间亭下怅淹留。重吟细把真无奈,已落犹开未放愁。山色正来衔小苑,春阴只欲傍高楼。金鞍忽散银壶漏,更醉谁家白玉钩。”
古今贤君名仕多以秋为材赋思遗情,吾观天下文章不出格物、境界、志向、情感、景致五类。格物为先,格物就是掌控事物之内理,从而序顺事务发展方向,知天知地,知事知人,此是第一学问。境界,就是修养的次第,人们的文明层次,社会的精神级阶。
《易》曰:方以群分,物以类聚。不同境界的事物芸众,会按照本自的含章文理寻觅同一类聚,但事物如水,流向谷深,人行如烟,飞向云山。志向,人无志不立,事无志不成。不论在何种“类聚”之中,若想超凡脱俗,必将立志向前,且持续不怠,从耕耘农民到农民企业家,从创业工人到资本家,从文化小学生到大诗人大作者,志向及其在志向引导下的巨大动力,始终如一。
人生之大课题,就是立志且践行,正如孔子曰“吾一十五而志于学”,孔子自十五至逝世,一生学习不懈,故成就其圣名。情感,是人伦社会的联系纽带,父子、君臣、夫妻、兄弟、朋友几乎所有人事之交流,无不以情为基,以情为系,以情为用,以情为义。有情有义者,则内仁外感,故生出情感,情感世界的绝华无瑕则生孕出无穷无尽的人间文章。最后为景致。景致,就是我们的生存活动环境,内心之景致,就是我们的内心世界,外观之景致,就是颐养众生的山川云野,日月辰星。景致,小衍精微,景致,大向壮观,无不刻画着丰富多彩的内外世界之丰彩。
千百年来历代传世之作往往将格物、境界、志向、情感、景致五大因素贯通其中,对事物内理的所解所行的自我反思而人生的几重境界却犹楼风袭近,百感洞开,细细碎碎地溅洒出来。文人书生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皆不过一个“敢”字。一团浩然之气,两袖清白之风,敢言,敢书,敢问天下路在何方,因志在其中,故人立暗室待曦光透素,犹在深山观星斗转明。自格物,至境界,至志远,不觉年出情感,然后从内心世界走向身外世界,因洒脱而赋辞御文,内生圣智外达王明,此为自内理到外景的转换过程,吾不知他人解诗之要切,但愿卑诗之解,未惹众哄笑之,便是上上之好矣。
 
责任编辑:三木秉凤

最火资讯

首页 | 综合 | 发现 | 商业 | 生活 | 文化 | 书画 | 公益 | 阅读 | 教育

Copyright © 2018-2026 江苏源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18053781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352 苏公网安备 32081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