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樽对苍颜
擎酒在榭前
此时秋月没
无客雨来观
幽幽松风寒
夜静我无眠
雨伴孤杯尽
瑶阁作酒仙
亭外溪流缓
沉浮当随缘
胸阔舟能渡
海谦纳百川
含道化云烟
灵洁存世间
秋花败何怨
逢春依旧翩
“我有一卮芳酒,唤取山花山鸟,伴我醉时饮。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金秋深境,阴雨绵绵,万物肃穆,草木衰削。“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遥古踏今,乾坤转舞,从书香绕室,至廊宇明堂,思物则万象更生,念情则百感交集。秋景无瑕,如裸在野,山川大地,沃野清云,宇玄溥博,衢通盘桓,大有若无,大器若虚。赏境之人,尝与境融,观心之人,尝与心行。灵之所润,身也,灵之所向,性也,灵之所住,天地大本也。
浓秋之季,流雨霏霏,目之所及,思皆有感。从宸宇之辽阔到万物之精微,天地在位,物生其灵,古圣上睹天文,下察地理,观花草鱼兽之纹,抽其象为义,推其性为理,归其命曰道。 故而《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圣贤无我,自具天人合一之心,皆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以前道明后道。然而,凡夫皆以笑柄诟之,“万化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英,仙材卓荦,下土难分别。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