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发现 商业 生活 文化 书画 公益 阅读 教育 科技 娱乐 专题 图片

三木秉凤诗文选:弘传中国文化的时代价值

思想决定行为,意志决定力量,文化决定方向。千万年来,世界古今文明之所以滚滚向前,几乎凭借大象无形的文化力量全力推动,不论是圣贤文化还是宗教文化,地域文化还是民族文化,精英文化还是民俗文化,文化始终以其蕴涵的天道思想与正向价值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去实现造福人类、协和万邦以及顺应自然、以德配天的正义要求。中国文化中包含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德配天、阴阳五行等人文价值与天道思想,几千年来三教九流以其为根基而辐射万方,这也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精神源泉与价值所向。

道以义显,利方益和,道与义合为道义,利与益合为利益。人行于世既需要精神支撑,也需要物质支撑。而精神与物质的人文定位及其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几千年来的人类文化的关注话题,而唯有东方中国将两者却以阴阳身份统一于太极之中。儒家思想是《易经》太极文化的重要分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曾将人类关系分为五层即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其中君臣即上下级关系,朋友即平等社会关系,而父子、夫妻、兄弟(姐妹)属于家庭人伦关系,人类社会其实是由血缘和姻缘构成的特殊社会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导致东方君子不贪“嗟来之食”的美誉,自古国人重情重义,轻商轻利。

道以义显,义以德行,这就是文化力量!世界有三大文化体系,基督文化、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形成三足鼎立局面。代表东方思想的中国文化,实际是由儒释道三种思想相互渗透交集而凝练出的道性文化,它将宇宙自然规律提取凝练后准确无误地嫁接到血缘、姻缘、地缘为基础的人伦秩序与社会分工之中。

道以文合,则生文化,利以益合,则需秩序,文化与秩序构成了千万年来人类文明的发展基础。文以载道,而化天下,文化用其以一贯之的所载之道为人类发展指明了道法自然的正确方向,也为社会秩序的维持与共赢提供了和谐共生的思想基础。中国文化源于以古老《易经》为轴心阴阳太极思想体系,其内理思想与外在要求是在事物发展变化中寻找阴阳平衡,这就是中庸之道。中国文化的代表思想儒家,又将这种阴阳文化注入到社会关系的基因之中。所以中国文化承载着自然天道与人伦之道的核心价值,这就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德配天、五行顺布、阴阳平衡。

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文以载道而大化天下。阴阳之道、五行之理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伦产生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以血缘、姻缘、地缘为主的社会关系和以宗法(家法)为主的管理制度,就是在文化的熏陶中成为中国古老社会管理的核心内容。文化道德由此成为古代中国社会的稳定器与压舱石。人们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一直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文化道德成为串起“内圣外王”的价值主线。而情感交流与感化是道德教化的主要形式,成为东方血缘与姻缘的主要纽带,而道义与利益在此之中的作用,一定是道义为先,重道轻术,重义轻利,重农轻商。

《中庸》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信乃是宇宙本质之体现,而非为人类社会品德专属。百万年前人类从大自然中缓慢蜕变而来,却在基因中保留着宇宙原始的朴淳、真实、挚爱的品格,犹如阳光普照大地,雨露滋润万物,大地承载山川,互爱共荣乃宇宙本质!

《中庸》又曰:“诚之者,人之道也。”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互信共存,真善美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精神基础。这在道法自然“天下为公”的原始共产主义时代,人们共同劳动,尊老携幼,共临风雨,共享福祉,这是宇宙诚挚的人类再现。诚信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社会共有品格,这种原始的自然之诚,不是来自文化修养,也非来自道德教化,更不是来自法律强制,而是在“道法自然与天人合一”中的先天自觉与自觉觉他。随着私有制的出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在私有制社会中渐渐明朗起来,根据社会财富占有的多寡,阶级出现了,这就是有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有产阶级又根据政治地位的高低分出若干阶层,如王、公、侯、伯、士大夫、平民、奴隶等,等级制度便出现了。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而天下为私几乎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公平合理乃为天道自然之要求。《尚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王道政治与权术政治由之泾渭分明,道者,天下为公,术者,各为其私。中华文明五千年自带其天道密码,中国文化讲天人合一,重仁义礼智,守诚信诺言,崇道法自然,尚以德配天,学阴阳五行,存小异求大同等,这些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在千万年岁月洗礼中以一贯之,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基因血脉,成为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灵魂力量,成为中国人民继绝世开太平的思想载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富了,但中国也提出了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以及为人类谋大同的理念,中国文化价值观也将与时俱进,光耀万方。

责任编辑:三木秉凤

最火资讯

首页 | 综合 | 发现 | 商业 | 生活 | 文化 | 书画 | 公益 | 阅读 | 教育

Copyright © 2018-2026 江苏源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18053781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352 苏公网安备 32081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