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发现 商业 生活 文化 书画 公益 阅读 教育 科技 娱乐 专题 图片

【展讯】“梦回锦溪”——张斌主题书法创作展

主办

锦溪镇人民政府

承办

锦溪镇社会治理和社会事业局

锦溪镇文艺艺术界联合会

苏州水乡锦溪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协办

天合建设集团

展览时间

2023.11.6--12.31

展览地址

江苏省昆山市锦溪镇计家墩

江南文化艺术创作展示空间

展馆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五 13:00--17:00

周六周日 9:00--17:00

昆山市锦溪镇计家墩村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

梦回锦溪

——我对主题性书法创作的认识

张 斌

创作有关锦溪的书法作品,一直是我的梦想,这次终于如愿以偿。这是偶然的人生对接,也是必然的艺术碰撞。合适的地理坐标,丰厚的历史遗存,充沛的年龄精力,使我有足够的灵感,将锦溪与书法艺术相依而生,相伴而行。

因为锦溪,而使我的主题性创作更加明亮,这是一次将个人梦想与现实成果,一起回归圆点的尝试。主题性创作是打破笔墨单向度的创作模式,建构一种时代、生活、文本、情感、笔墨相互映发的综合创作模式。正是由于对锦溪这片土地的情感,和对计家墩这样片土地的熟知,使自己能自发地尝试从国家与时代两个立足点来凸显书法的文化意义与艺术价值,从而表达出对中华民族精神与历史底蕴的特殊情感,以期成为“人民性、时代性、专业性”的一种映现。

我认为,主题性应该是具有正确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具有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能够倡导科学的书法创作理念,带动广大书法爱好者突破书斋自适,建构多元的创作模式。不局限于笔墨单一的层面,根据自己对主题内涵的理解调整、拓展创作思路,进而检验自己的创作成果,向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墨同辉前行。

作为艺术的接受者,观众有无可厚非的发言权。主题性展览可以让观众看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性转化,将公共空间成为美育教育的平台,为提升审美能力,推进书法融入时代、融入生活提供必要的途径。尤其将书法艺术的人文价值与时代保持同频共振,是我们深入传统不可忽略的核心特质。

“梦回锦溪”作为一次主题性的书法创作,我所想推广的是更加宽宏的书法理念,是在时代观照下展开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与转化。在阐释好“专业性”的同时,不能一味以专业的标准和要求抬高所谓的专业门槛,而使书法成为这个时代人民群众因专业性太强望而却步的高冷艺术;他应该更多地指向利用专业资源、体系、标准、能力去在更加宏阔的范围推广书法的艺术价值与文化意义,让书法不断在人民与时代中获得创新发展的动力。

主题性创作源于技艺,兴于传承,始终与古人相往还,与先贤共吐纳,与经典相知,与时代相契,实现自我与社会结合,与千年传承绵延一体。这就是自古以来书法所赋予的人文精神。

梦回锦溪,对于我来说是一次书法创作的探索,更是一次鞭策。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让我们共同成为书法艺术伟大征程的见证者,成为显现中国力量的参与者。

部分展览作品

尺寸:138cmX23cmX2

释文:

数叠渔歌传鹊驾

一湾锦水达龙门

款识:此锦溪太平桥联也。此桥位于镇西首,南北走向,跨于锦溪河上。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清乾隆二十四年重建桥身,由青石构成,栏杆已改为花岗石质地。整桥坚固挺拔敦厚稳重,桥梁保存完好,桥基稳固。桥柱两侧嵌有是联,今参以金阙之意为之。无法之法,自出己意。始觉学书之道,融诸家之精髓,实非一日之功也。癸卯夏月张斌于松园。

钤印:观心、张斌之印。

尺寸:28cmX33cm

释文:树色千重绿,湖光四面侵。凉风主人意,快阁野夫襟。客醉家常酒,厨烹泖上鲟。羽觞飞羽士,雏鸟弄雏声。来此登临兴,无劳问竹林。莲池堪胜赏,水面静流香。丽质浓兼淡,仙姿芬且芳。鱼声冲浪急,鸟语出林忙。说法人何在,闲云绕竹房。

款识:朱德滋诗二首。癸卯夏张斌。

钤印:张斌

尺寸:28cmC26cm

释文:

通神御翰

当年踪迹隐仙真,今日犹瞻御墨新。金灶丹成传不老,碧桃树古驻长春。通天承露空闻汉,弱水瀛洲漫说秦。一自白虚瞻紫炁,何蓑重现再来身。

陈妃水家

无复君王朝暮情,凄凉碧杜与红蘅。生前色应藏金屋,殁后魂还恋水晶。不植冬青啼望帝,谁凭斑竹吊湘英?只今惟有司香院,一盏禅灯夜夜明。

锦溪渔唱

网得鲜鳞换酒尝,歌声递起自悠扬。骚人泽畔愁添泪,逋客芦中听断肠。绿柳枝头留淡月,丹枫叶上染微霜。不须更觅桃源去,只此溪桥是醉乡。

款识:清朱士柽《陈墓八景》诗三首。癸卯夏月于松园,张斌书。

钤印:得大自在、欢喜、张斌过眼、张斌私印、涵堂。

尺寸:138cmX204cm

释文:翰流恩泽远,墨迹半依微。燕子知承宠,年年傍栋飞。君恩付流水,无复吊仙姬。有客捞明月,香魂应借辞。溪桥郁古木,渔歌托风达。欸乃三四声,顿与浮名割。醉客竞诗鞭,碧流净文几。荒草伴斜阳,风光非昔比。狂风打船头,路熟人不熟。关空欲黄昏,何处觅汤粥 ?野存未改井,何如去朝觅 ?若逐景阳风,一瓣复一瓣。衰草迷古迹,夕阳翻骨董。惟有石上苔,青青补字孔。野柝杂蛙鼓,不知谁为公。熙朝弛夜禁,遮莫戍楼空。

款识:明沈周《陈墓八景》诗。癸卯张斌书。

钤印:观心、自然得闻妙法、心清闻妙香、如松之盛、张斌私印。

尺寸:68cmX38cm

释文:斜阳诗思绕寒汀,何处秋风欸乃声。水漫蒹葭情不极,锦溪桥下白烟生。

款识:文衡山《陈墓八景锦溪渔唱》。癸卯张斌。

钤印:秀胆、松园张斌章。

尺寸:138cmX61cm

释文:满眼溪光迹未陈,百年台殿已沉沦。

只今寂寞莲池水,曾照当年入社人。

款识:明文衡山锦溪八景之《莲池结社》诗。癸卯夏月于松园晴宇山房晴窗灯下,张斌偶得。

钤印:梵树落菩提、心清闻妙香、松园张斌章、如松之盛。

尺寸:18cmX23cm

释文:漱霞轩阁敞玲珑,扑鼻花香一鉴空。隔岸柳丝垂倒影,穿帘燕剪掠轻风。身闲对弈中堂是,心欲谭禅曲径通。堤畔夕阳晴晒网,歌声摇曳自西东。

款识:清张大钧《漱霞所即事》。癸卯张斌。

钤印:张斌私印。

尺寸:28cmX28cm

释文:事有可传于后者,固当发其隐而阐其幽,使不至湮没于荒寞烟寥之中,滨而无闻焉。若陈妃之事是也。㫤髫年时,窃闻先叔祖以文公暨里之先达,言吾乡之称陈墓者,由宋朝陈妃墓此而得名也。言虽在耳,事涉无征。迨弘治丙辰间,阅《姑苏志》,云:陈墓去郡治之东五十五里,宋光宗妃陈氏葬此。及考《昆山志》,亦云,而所载更详。缘陈墓界属长、昆两邑间,故并收云。既而偕友人曹舜卿放舟,凭吊遗踪,宛然与志相合。闻之耆硕,征之文献,复何疑哉?舜卿首唱以诗,遵正韵,以寓吊古怀思之意,一时唱和珠骈玉集。归而作卷,谋诸西园掌教王先生,处鲈乡处。先生曰:" 子诚好古者流。" 遂书《纪原》而归之。吁!吾侪生于斯、长于斯,而耕凿之天又乐于斯,钜忍以乡之胜事汩没无彰也?用求士林高尚,清辞美翰,非惟吊香魂于千载之余,实欲表里名于百世之后也。爰托短引以识之。

款识:癸卯大暑张斌于松园。

钤印:张斌私印、松园。

尺寸:24cmX15cmX2

释文:舣棹溪头柳絮飞,烟云迥合似淮淝。地偏临水鸥同泛,人爱参玄鹤共归。一着机先传幻化,数言指点尽精微。翛然夐出尘嚣境,始信荷衣胜紫衣。陈溪一带水云飞,岂让淮流共合淝 ?昔幸贤妃随辇驻,今钦仙子蹑云归。任教辟谷神逾健,学取餐霞道更微。落落我身悲浪掷,好参物外脱征衣。清陆解升《偶过溪上同陈子三卿顾子弘一谒天木李炼师次韵和赠》

不待曾雏引,回翔小院东。阴积荞麦雨,吹暖楝花风。怖鸽颓铃语,修蛇曲径通。清茶烹石铫,拨闷理诗筒。整娖无遮碍,轩窗四面开。洑流喷石罅,莓藓贴墙隈。小辟崎岖路,谁工跌宕才。疏钟枞一杵,斜日下林来。清陈竺生《新葺莲池禅院落成闲玩》。

款识:癸卯大暑后三日张斌于松园。

钤印:张斌私印、松园。

通神御翰

锦溪八景之一

锦溪南望殿巍巍,内有宸章映紫微。笔势腾那惊凤舞,文光灿烂讶龙飞。道君自爱烟霞气,仙客宁夸翰墨辉。怀古情深频瞻仰,徘徊不觉又斜晖。

款识:何轸诗张斌书。

钤印:张斌。

陈妃水冢

锦溪八景之二

烟光溪色渺无穷,传说陈妃葬此中。生侍冕旒金凤殿,殁归环佩水晶宫。粉香隔涧秋风远,镜影凌波夜月笼。回首苍茫增客思,苹花零落蓼花红。

款识:何轸诗张斌书。

钤印:张斌。

锦溪渔唱

锦溪八景之三

渔帆几片卷斜曦,舒啸溪边意自怡。响逐行云归水殿,声随飞雁到莲池。更深静听诗成后,夜永遥闻月落时。欲掉扁舟相问答,悔教名利两驱驰。

款识:何轸诗张斌书。

钤印:张斌。

莲池结社

锦溪八景之四

莲社重开锦水湄,远公高行世应稀。坛边风散花千片,户外云空月一池。夜静鸣钟惊鹤梦,昼长说法醒书痴。隔溪即是逃禅地,何必庐山始展眉 ?

款识:何轸诗张斌书。

钤印:张斌。

石音客帆

锦溪八景之五

古像销沉不可求,行云流水几经秋。菩提本识无常相,丈室何尝有定陬 ?江上往来都是客,人间聚散孰非讴 ?堪嗟庸俗顽逾石,现法当前不点头。

款识:何轸诗张斌书。

钤印:张斌。

古井风亭

锦溪八景之六

憩息幽亭树影深,一泓碧涧又沉沉。辘轳声里翻银浪,烈焰光中结翠阴。高士爱清堪洗耳,游人避暑足披襟。静观尘世忙无了,半晌登临惬素心。

款识:何轸诗张斌书。

钤印:张斌。

福寿残碑

锦溪八景之七

一片寒云梵刹空,犹存断碣夕阳中。色丝字剥千年雨,黄绢词销万古风。陌上石麟埋荒草,苑边金马卧飞蓬。相逢莫话前元事,凭吊惟余落叶红。

款识:何轸诗张斌书。

钤印:张斌。

谯楼鼓声

锦溪八景之八

戍楼高瞰锦溪汀,画鼓声传警夜听。镇设金吾如郡邑,市严刁斗类边庭。愁人数尽难成寐,痴客敲残那复醒 ?惆怅此音久已绝,江村日落莫冥冥。

款识:何轸诗张斌书。

钤印:张斌。

尺寸:138cmX23cmX2

释文:

踞苏太毗浙沪海内明珠物华天宝

始宋元历明清江南古镇人杰地灵

款识:癸卯夏月张斌谨书。

钤印:松园、张斌之印。

来源:文化昆山

编辑:新华在线网 祁成志

责任编辑:编辑

上一篇:无锡市运河实验中学:今月激流进

下一篇:没有了

最火资讯

首页 | 综合 | 发现 | 商业 | 生活 | 文化 | 书画 | 公益 | 阅读 | 教育

Copyright © 2018-2026 江苏源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18053781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352 苏公网安备 32081202000239号

Powered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