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盆地西北部的梓潼县,文昌文化的千年文脉与“两弹一星”的红色基因交织,孕育出一片独特的文化热土。如今,这片土地上正生长出一个全省首创的“甜蜜地标”——梓潼县婚俗文化产业园。它以“爱与传承”为内核,将千年婚俗从历史深处唤醒,转化为可触摸的生活美学与可发展的产业生态。作为全省首个以婚俗文化为核心的综合性园区,其核心使命在于打破传统婚庆服务“零散、浅表”的局限,通过“文化展示+产业集聚+服务输出”的三维整合,构建婚俗文化的全链条价值闭环。
与传统酒店“空间租赁+基础服务”、婚礼策划公司“单次流程设计”不同,产业园以“爱、宴、游、购、行”一站式服务为载体,实现了三大突破:从“单一功能”到“生态整合”,新人们可以完成从法律登记到盛大典礼,再到甜蜜小住,乃至迎接新生命的全链条幸福旅程;从“商业服务”到“文化载体”,设置婚俗博物馆、非遗展示区,将传统嫁衣、结发仪式等转化为可参与的体验场景;从“短期服务”到“长期价值”,通过举办婚俗文化周、集体颁证等活动,成为区域文化地标与产业平台,推动文旅、文创等关联产业协同发展。
产业园的“沉浸式婚礼体验”,是文化赋能产业的最直观呈现。以场景设计为例:七大主题宴会厅各具文化内核——“白金厅”复刻欧洲歌剧院的磅礴,“水晶厅”营造韩剧般的纯净浪漫,“莫奈花园厅”则流淌着法式诗意……新人不是“在场地办婚礼”,而是“在文化场景里完成人生仪式”。更关键的是流程与情感的深度参与,产业园将“三书六礼”拆解为可体验的环节:新人朗读婚书感受契约精神,向长辈行礼传递孝道,亲友通过投壶、漆扇等传统非遗体验成为“文化参与者”。这些设计让婚礼从“流程化仪式”升级为“家庭文化交流的契机”。
如何让“文昌文化”、“两弹精神”融入婚俗文化?崔苏洁的答案是“仪式创新+场景渗透”。在“两弹精神主题婚礼”中,新人通过情景表演了解两弹元勋邓稼与夫人许鹿希的爱情故事,感受婚姻被赋予“家国情怀代代传”的责任感;如以酥饼、片粉为主的“文昌贡”系列产品,梓潼木刻年画“鹿鹤同春〞伴手礼,则让文昌文化以“可带走、可体验”的形式走进生活。“婚礼不该只有浪漫,更该有精神的传承。”崔苏洁举例,“我们推出的‘婚龄长廊打卡’活动,就是希望新人每年纪念日都能回到这里,在文化记忆中深化对婚姻的理解。”
“我们的目标,是让产业园成为全国婚俗改革的‘标杆’,让梓潼的婚俗文化从‘地方特色’升级为‘中国名片’。”崔苏洁的愿景,指向一个更深的命题——当文化与产业双向赋能,传统婚俗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流动在现代生活中的“精神河流”。在这里,每一对新人的笑容,每一次非遗技艺的体验,每一场红色文化的传承,都在共同书写一个关于“幸福”的时代答案:文化因产业而活,产业因文化而兴,而最终的落脚点,始终是每一个具体的人,每一段具体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