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销落晖碎
云疏见星繁
子吟逆风韵
鸟呖凋薇残
岚气隐峰去
华灯照城南
心生万重虑
与谁诉窗前
《道德经》曰:“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人间至理大道,其实简之又简。天下为公,修之则天人合一;天下为私,修之则欲壑难填。修身莫过于正心,养性莫过于诚意,正如》中庸》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世宇苍苍,人生茫茫,寒来暑往中包括日月星辰在内的万事万物皆是轻车简从,多余的东西必定奉献出去,事物的本质是在依道而行中保持能量守恒,而非积累膨胀,道法自然就是在成就其他事物中成就自己,所以《庄子》曰:“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天道与人道,都遵循着“功成身退”的道理,正如《金刚经》所言的不执于“色声香味触法而生其心”一样。由之可见,“厚德载物,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德配天,成己达人”等乃是古人守道尊德的智慧源泉。
“得道者天助,失道者寡助”。道理反映的是大道之理,是宇宙人生的本原性问题,规律性问题,超三维概念的问题,它为人类揭示了宇宙永恒不变的东西,它解决的是原则问题,是心性的问题,是自性的问题。智者以道御术,然后返术归道,这也是事物循环往复的必然,《道德经》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文以载道,而化天下,文化是文明的灵魂,而文化的灵魂则是道!宇宙万物运行包括人类文明发展必须依道而行,这就是止于至善或上善,而“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