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发现 商业 生活 文化 书画 公益 阅读 教育 科技 娱乐 专题 图片

三木秉凤诗文选:雪深梅报春,清平踏歌寻

雪深梅报春

清平踏歌寻

名瑷今何在

一顷碧水新

幽空月如轮

陋隅寒袭身

朝夕树天志

功成天地人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不仅仅是一部哲学巨著,更有超科学的理论内藏其中。中国古代学问往往具备“大一统”之性质,文化、哲学、科学花开一苑、存于一典,以便让人更好践行“知行合一”与“道法自然”。“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宇宙世界永恒处于循环往复的能量回收与物质显化的体用互换过程之中,能量无形无色,物质千姿百态,在浩瀚无垠的大千世界之变化中,这一切变化只不过是《道德经》所谓的“无中生有”然后又“复归其根”罢了。宇宙太极天命与万物阴阳术命,犹如点滴之水与汹涌江海耳,但宇宙信息纵横互通,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者方知境随心转之理,万象之别仅仅在于其胸怀大小而已。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宇宙乃一信息宏体,物人乃一信息微体,大千世界一切信息互联互通,且不以人之意识而不间断地交流着共享着,天人合一就是天地与万物之间的“天人感应”或“人物感应”。小至一粒沙尘中至日月星辰大至宇宙无限,无不按照同一规律有序运行,而天之命、人之命、物之命及日月星辰之命等等互为体用互为主客,自阴阳至于太极,复又太极归一,一归道,故道以“一”而贯之始终也,然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如此往复无穷尽矣。

《山海经》云:“伏羲得河图,夏人因之曰《连山》,黄帝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藏》,列山氏得河图周人因之曰《周易》”,故《连山》、《归藏》、《周易》乃记载天地万物天命本源及所运行规律之著作,即“一阴一阳之谓道”矣,其实东方一切经典如《道德经》、《易经》、《黄帝内经》、《金刚经》等皆承载着古贤先圣的千万年智慧成果!人类最高智慧就是揭示宇宙及人类社会的生灭规律与归属,这就是天命。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列宁全集》十四卷曰:“假如人的感觉,没有使人对环境具有客观的正确观念,这个生物体就不能适应环境”。

责任编辑:三木秉凤

最火资讯

首页 | 综合 | 发现 | 商业 | 生活 | 文化 | 书画 | 公益 | 阅读 | 教育

Copyright © 2018-2026 江苏源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18053781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352 苏公网安备 32081202000239号

Powered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