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灯结彩的天津瓷艺园艺术馆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成为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方式。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艺术创作扎根人民,将传统文化,历史文化,现代科技与传统艺术相结合。力求突破传统媒介手段的局限,为更多行业注入多元化的想象和艺术感染力。
坐落在天津水西公园附近的瓷艺园艺术馆
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为了推动跨媒体与科技艺术相关专业的教学与创新,通过实践项目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与天津市瓷艺园艺术馆合作开展了一系列新媒体艺术项目。
天津瓷艺园艺术馆创始人李志文先生
其中一个产学研项目“赶大营”沉浸式新媒体艺术交互体验游戏。历史上的赶大营事件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重要的商家随军迁徙事件。它东起天津杨柳青西至新疆乌鲁木齐,曾影响到新疆腹地的收复,与丝绸之路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由于年代久远,史料较少,大众对于此事的知晓甚少。该项目借助新媒体艺术新颖的视觉吸引力,丰富的传播途径,以及受众群体广等特性,让更多人能了解到这段轰轰烈烈的爱国历史。
天津瓷艺园新媒体项目《赶大营》现场1
天津瓷艺园新媒体项目《赶大营》现场2
天津瓷艺园新媒体项目《赶大营》现场3
本项目项目将从历史事实出发,以科技艺术作创作媒介,将爱国主义作为思想内核,重现赶大营时期先辈们所历经的艰难险阻,描绘沿途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景色,讲述其重大的历史意义以及对后世带来的深远影响。在技术手段上运用3Dmapping投影打造出沉浸式体验空间,设计交互环节,观者通过触摸画面可聆听作品中的人物讲述历史故事,以“沙漠寻宝”等交互游戏形式来吸引广大观众的参与,起到公共教育的作用。目前该项目已经落地运行。
张锰教授与学生在新媒体项目《赶大营》现场1
张锰教授与学生在新媒体项目《赶大营》现场2
另一个项目天津瓷艺园艺术馆新媒体新春迎财神展,在2024年春节到来之际,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研究生与天津瓷艺园艺术馆共建开展新春新媒体迎财神展,本次展览运用最新的虚拟现实技术,为参观者提供了逼真的虚拟世界体验。参观者可以通过裸眼3D的方式,身临其境地感受富有财富和繁荣气息的财神世界,增进对财神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天津瓷艺园艺术馆新媒体新春迎财神裸眼3D预示
除了裸眼3D体验外,参观者还可以参与到瓷艺园艺术馆的各种互动体验和游戏娱乐活动,既增加了参与度,又增添了展览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本次展览项目是对新媒体艺术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大胆尝试,也是对中国传统节日中传统元素的现代表达,对于新媒体艺术与技术的实践来说,是一个新的方向与尝试,同时也是实践的重要渠道。
通过参与的合作新媒体艺术项目,能够使学生扩展艺术创作的边界,了解新媒体艺术在创作和表现上的独特优势。为今后的艺术实践和创作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启发。同时通过沉浸式交互体验和VR展览等形式的新媒体艺术项目,过数字化处理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应用领域拓展了新的可能性;并且推动了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创新探索,传统文化得以在新的媒介中延续,并激发了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关注。
这些项目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一的沉浸式体验搭建,而是用科技的方式对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的纵深挖掘,利用虚拟空间之特长,博物馆的展陈空间是有限的,但使用了vr等全新的新媒体技术的方式,其展陈效果与体验感就完全改变,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真正的变为可能,这也为未来的博物馆模式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合作项目的扎实推进,在教育、传媒和文化领域都有积极的影响。未来,天津美院实验艺术学院也将与天津瓷艺园博物馆进一步深化合作,探索更多新媒体艺术项目的可能性,为推动天津市在艺术、文旅的繁荣上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介绍: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副院长 张锰
天津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方向研究生:任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