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发现 商业 生活 文化 书画 公益 阅读 教育 科技 娱乐 专题 图片

三木秉凤诗文选:霞沉沧浪水天彤,物换星移几枯荣

 

霞沉沧浪水天彤

物换星移几枯荣

冥鸿杳自太虚远

犹携前尘情意浓

一弯清月玉壶冰

漫扫阡陌古今风

相思入骨化尘物

难断死生何谓轻

鹤言三江翁,楚楚比道童,尽崖悬飞瀑,阡陌扫流风。月恒窗下读,庭香几枝清,一阙千古赋,绝唱无言中。《围城》有句名言:“城里的人想冲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幽戚含蓼,隔思歆羡,何止人生相忆若初,阴阳互动,有无相生,难易携成,万物皆然,犹如文学创作与文化创新,文学为文化裁裳,文化为文学赋魂。虽说文人的世界里不羡尘寰蜃章与城池营垒,但毕竟文境如天,候门似海,一旦趣致,终生习之。文化自信源于历史自信,我也坚信,文化筑城犹如学如穿井久久为功,日将月恒自然天成,精妙入神融会贯通。忆往十五年前我从不足百字的豆腐块文写起,这一笔下注就臻袂年连,积腋成裘,积水成渊,我不清楚是什么意志支撑我在文化创新的征程中滚滚向前,也许是习以成性,也许是兴趣使然,但无论如何刻在文人骨髓里的历史使命从未动摇!道生万物,万物归道,而文学之梦走向文化之道就是返璞归真。

潮摇星斗碎,相思入骨凝,情幻红尘物,生死何其轻。有人说人生是一场灵魂修炼,而教宗、哲学、文化仅仅是修练的路径而已。文化修养是人生修练的重要法门,由文学走向文化不仅仅是自己灵魂得到升华,还用文化道理广缘芸众,功莫大焉,德莫大焉,福莫大焉!文学是什么?文学不应是华丽文字与故事情节的组组合合,而是灵魂内质与天道碰撞后的真实流淌!所以文化是文学的灵魂,若没有文化灵魂的注入,文学也就失去了依道恒久的生命力,牢牢地被时代术世所捆绑,一切历史传世文学恒久的生命力就源因其字里行间的思想流露与读者灵魂琴瑟共鸣的道法自然。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恒久文学的生命力还源因对尘缘万象无情变幻的慨然感发,在巅峰享观万家灯火之时,望眼欲穿的就是自己一生的高度会达到哪里?尘凡生命中也许事不遂心、意不随愿、情不随缘。但人生的修炼、修养、修行会让我们尘物淡观,道法自然。《大学》曰:“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我们从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乃及平天下,修心、修德、修身皆是修炼的基础。那么修炼又什么呢?修自己的心内道涵,修自己的克困意志,修自己的道德仁义。修是什么?修理、修补、修正,是补偏矫枉,走向中庸之道。 人的修养来自哪里?来自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来自家风正能的长期熏陶,来自社会正气的长期熏陶,小修修于林,大修修于市,故而内外大小环境都是我们的修行之所!陶渊明辞官民遁半耕半读,依然采菊东篱悠闲南山,人生如梦,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觉悟时节就是梦醒时分。一切修养最终皆会通过智慧体现出来,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在万家灯火中,我们是一柱擎天的火炬还是宁做明灭隐约的小丑萤火,我们望眼欲穿的是灵魂的终端还是眼下的拌脚乱石,也许心境都有答案,道者忘情,举重若轻,从文化发展为文学易如反掌,但从文学升华为文化,却难上青天!因为道法自然源于文化领悟之高而非文学储备之广。

责任编辑:三木秉凤

最火资讯

首页 | 综合 | 发现 | 商业 | 生活 | 文化 | 书画 | 公益 | 阅读 | 教育

Copyright © 2018-2026 江苏源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18053781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352 苏公网安备 32081202000239号

Powered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