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发现 商业 生活 文化 书画 公益 阅读 教育 科技 娱乐 专题 图片

画家陈联喜——山西吕梁、柳林县写生作品欣赏

艺术简历:

陈联喜,1976年入伍。199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1996年转业到西安美术学院。2009—2018年在中国国家画院刘大为工作室、杨晓阳工作室学习。先后十几次参加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的大型画展并被艺术机构收藏,策划大型美术作品展览十余次。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协西安展览中心艺术总监、中国国家画院首届工作室访问学者、中国国家画院师生联谊中心主任兼秘书长、黄土画派(原)办公室主任兼秘书长、陕西中国画学会副秘书长、西安中国画院人物画艺委会委员、大秦岭艺术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陕西长安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重大展览:

《金色童年》(合作)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

《高原三月》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

《辉煌之路》(合作)获1991年全军美展一等奖

《高原人家》入选2000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高原六月》参加2002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青海湖畔》入选纪念蒲松龄诞辰365周年全国中国画提名展并获优秀奖

《最是塞外好风光》入选第四届中国西部大地情全国中国画展

《织梦》2011年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农民工全国美展

画册出版:

《水墨探索十人集》中国工人美术出版社

《中国画二十家 -陈联喜》中国美术摄影出版社

《中国美术大系-陈联喜》中国工艺美术出版社

《中国画家-陈联喜》中国工艺美术出版社

《陈联喜速写集》中国工艺美术出版社

《大家讲坛-陈联喜画驴》中国工艺美术出版社

《陈联喜水墨小品人物画集》、

《陈联喜草原风情-水墨人物》、

《陈联喜草原风情-水墨毛驴》、

《黄土画派画家-陈联喜》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西安中国画院画家-陈联喜》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山西吕梁、柳林县写生杂感

文/陈联喜

踏进吕梁山沟,深一脚浅一脚踩在干涸的土地上,黄土干得冒烟。百年古寨的石墙在日光里透出嶙峋的骨架,老窑洞黑黢黢的洞口在崖壁间静默着,如同大地的眼睛。我的目光被旱地里禾苗攫住了:在龟裂的山坡上,热浪一阵阵袭来,我也是汗流浃背,它们竟顽强的挣扎着撑开被干旱卷曲的叶片。我正凝神注视着这份顽强,耳畔却飘来一阵高亢的歌声,抬头望去——一位放羊老汉正倚在坡上,咧着缺了牙的嘴向我笑,皱纹里盛满了阳光,仿佛旱地深处也涌出了清泉。

山沟中那一棵棵老枣树。树皮如干涸河床般皴裂,扭曲的枝干向天空伸展,枝头却长满了酱绿色的叶子。我注意着这山山峁峁,古寨的苍凉,土地的焦渴,似乎调色盘里的颜料竟也干得裂开了细纹,心里那种感觉不免难受,可见到山里的老百姓他们竟是那么乐观,因为他们一直在与干旱较量,用肩头硬生生的扛起了这座大山,生生不息。

在写生中,面对山里人。我欲画出他们脸上的沟壑,却更想绘出沟壑里流淌的韧劲;欲画出土地的荒凉,却更想绘出荒凉中那绿意中透出的倔强——那是一种与命运默默角力的倔强。在画山村姑娘时,她那天真与乐观一扫心里的忧郁,爽朗的笑声更使我心情愉快,她说她喜欢家乡,尽管在城里上学,每每有空,老想回来。原来苦难如焦土,却也能育出如此鲜艳的乐观之花。

写生结束,我被山里人的纯朴感染了,感动了,那放羊老汉爽朗的笑声与枣树满枝的绿叶,杏树枝上黄杏子已然烙在心上。当画笔欲记录沧桑,大地却先教我们读懂了生命——原来最深的沟壑里,并非只盛着苦难;最硬的瘠土之下,蛰伏着比枣树根系更绵长的生之意志。

黄土无言,却将一种沉默的哲学刻入艺术:艺术何尝不是一颗枣核?纵被命运抛入石缝,也要拼尽全力,在生命贫瘠处酿出一点不灭的甜。

2025、6月于山西吕梁

责任编辑:消息

最火资讯

首页 | 综合 | 发现 | 商业 | 生活 | 文化 | 书画 | 公益 | 阅读 | 教育

Copyright © 2018-2028 江苏源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18053781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352 苏公网安备 32081202000239号

Powered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