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发现 商业 生活 文化 书画 公益 阅读 教育 科技 娱乐 专题 图片

三木秉凤诗文选:啭啭听蝉林,灼灼入野新

啭啭听蝉林

灼灼入野新

奇葩并蒂笑

琼芳韵始闻

采花幽谷深

蜂蝶舞缤纷

荫中观景客

偶得妙成文

《论语》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人生之修,志道据德;人生之求,依仁游艺。古之圣王贤臣,如三皇五帝,三王诸子,姜尚、诸葛、张良、阳明等等,皆先入世修道,道成之后,出世求索,从而遵循着“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入世出世顺序,故而流芳万世而无朽,生命立世,应为万世开太平,而非蝇营狗苟求生,毕竟红尘如梦,转头成败已空。

《劝学》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天降君师,其务有三,传道第一,受业第二,解惑第三。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道之不明者,何以传道?德之不厚者,何以受业?理之不通者,何以解惑?几百年来,资本主义在丛林法则中提取的“弱肉强食、利益至上”价值观在全世源源输出,无孔不入,甚嚣尘上,以盲引盲,人们大都不解道德仁义为何物?道德仁义在“利益至上”面前,几乎不堪一击,然而《大学》之道却谆谆告诫后人,“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却少人喻之。

大家都明白这些粗浅的道理,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如“万物并行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如“朝闻道,夕死可矣”,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道之泛泛,无处不在!不管大道小道,天道地道,人道航道,都有一个共性,这就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道的共性作用就是无私奉献与大爱无疆,以爱连接此地与彼地,由此岸跨向彼岸,“非以其无私也,故能成其私”。

道是什么?道是宇宙本体及其运动规律的总称。所以,道无所不在!医者之道,天地之道,寒暑之道,阴阳之道,中庸之道,生活之道,处事之道,和谐之道,养生之道,夫妻之道,齐家之道,共和之道。道者,宇宙之律也,举之天地不为大,降之人间不觉微,无所不能,无所不及,于大无外,于小无内,不为己私,天下皆归,内圣外王,天人合一。 由之可见,道之体无穷无尽,永无止境;道之用就是道德仁义,终始如一,平等智慧,无处不在,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垢不净,是万相之源,是自强不息,也是厚德载物。道之运行,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不偏不倚。道之显象,是变化无穷,是与时偕行,是太极生则阴阳,是阴阳合则太极。人间正道是沧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责任编辑:三木秉凤

上一篇:王颖:身残志坚专攻牡丹有成果

下一篇:没有了

最火资讯

首页 | 综合 | 发现 | 商业 | 生活 | 文化 | 书画 | 公益 | 阅读 | 教育

Copyright © 2018-2026 江苏源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18053781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352 苏公网安备 32081202000239号

Powered by DedeCMS